麦苗返青期选用33%井冈·蜡芽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或50%甲基立枯灵300倍液喷雾,重点喷施麦株下方的发病部位。用种子重量0.2%的33%井冈·蜡芽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1%的25%三唑醇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应使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种子药剂处理为重点,早春时期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即适当推迟播种期、选用抗性强的小麦品种、合理施肥、合理掌握播种量、合理施用磷肥、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增施钾肥、播种前进行种子药剂处理、及时防除杂草以及早春进行药剂防治。每亩选用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20毫升,或24%井冈霉素A水剂40毫升,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应采取农业措施与化防相结合的综防措施。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3、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4、药剂防治:①播种前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2%的33%纹霉净(三唑酮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0.03%-0.04%的15%三唑醇(羟锈宁)粉剂、或0.03%的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0.0125%的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拌种。②翌年春季冬、春小麦拔节期,亩用有效成分井冈霉素10克,或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4%、蜡质芽孢杆菌16亿个/克)26克,或烯唑醇7.5克,或苯甲·丙环唑6-9克、或丙环唑10克。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首次施药后10天左右再防一次。防治小麦枯萎病可用300-500倍甲K·杀菌灵10-15g,对初发病的作物进行全面喷施,同时用600-700倍80%恶霉灵灌根。枯萎病亦称疫病,是由真菌或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发病突然,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以及叶、花、果、茎或整株植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