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在土壤中或菠菜体内越冬,种子也可带菌,借风、雨、昆虫及农事操作传播。7℃-18℃、相对湿度85%以上易发病。冷凉多雨气候下常爆发成灾。菜田积水、播种过早、密度过大均易发病。病菌在1-30℃均可侵染,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温度15-20℃,湿度95%以上,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或者种植密度较大,通风透光条件差田块,灰霉病极易大流行。菠菜霜霉病发病条件,菠菜霜霉病发病是因为水分干湿不均引起的。此病为低温性病害,形成孢子囊适温为7-15℃,最高20℃。因此在平均气温8-18℃之间只要有阴天多雨,病害易于流行,露地栽培浇水多,夜晚结露重,易发病。保护地栽培通风透光不良,棚室内湿度高易发病。因植株不旺盛或种植密度过大,潮气或播种过早而引起。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菠菜霜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3-5月及9-12月,春季一般发生较轻,秋季9-12月发生偏重。年度间秋季多雨、多露的年份发生重,特别是连日阴雨和低温环境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田块间连作田、田间排水不良的发病早而重;栽培上早播田、种植密度过高的田块往往发病早而重。干旱时病叶枯黄,湿度大时多腐烂,严重的整株叶片变黄枯死。在气温10℃、相对湿度85%的条件下,或种植密度大、积水多及播种过早的情况下该病发生严重。菠菜霜霉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引起的一类真菌性病害。菠菜霜霉病病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3~24℃,最适发病日均温度为7~15℃,相对湿度为85%以上。旬降雨量50毫米以上,有连续阴雨2~3天的天气条件易引发病害流行。病菌在寄生、种子、病残体上越冬,在气温10℃,湿度85%的低温高湿条件下病菌发育,分子孢子借气流、雨水、农具、昆虫在田间传播感染。病菌从植株叶表气孔或伤口入侵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