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霜霉病有哪些症状?

2025-04-07 07:18

油菜霜霉病是由寄生霉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油菜上的一种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茎和角果,致受害处变黄,并长有白色霉状物。病害可侵染叶、茎、花、花梗和角果,子叶发病产生褪绿斑,叶片背面生霜状霉。真叶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淡黄绿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大斑,病斑的叶背面生有白色霜状霉层(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以后病部逐渐变成褐色枯斑,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该病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

茎秤被害后,初生褪绿斑点,后扩大成不规则形、黄褐色至黑褐色的病斑,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霜状霉。花梗感病后,有时变肥肿,弯曲呈“龙头拐”状,表面光滑,上生霜状霉层。花器受害呈畸形肥大,花瓣变绿,长期不凋落。角果被害,病部呈淡黄色,上生霜状霉层。花梗和角果严重受害时,变褐萎缩,密布霜状霉层,最后枯死。

发病时,叶片正面初生淡黄色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多角形,叶背病部上长出白色的霜状霉。在茎枝上,病斑初为水渍状,后为不定形的黑色病斑,也长出白色的霜状霉,常引致茎、枝弯曲肿胀。抽薹后期或盛花期,花序受害常肿大弯曲、变形,俗称“龙头拐”,不能结实,上生白霜状霉。

油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包括种植耐病力较强的甘蓝型油菜,加强栽培管理,及时中耕间苗,注意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搞好田园清洁,彻底清除病残体,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化学防治措施包括于发病初期,使用75%百苗清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00克,兑水900千克喷雾;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00克,兑水900千克喷雾;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公顷喷液l500千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