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锌可导致玉米老叶上出现明显灰褐色或暗褐色枯斑,幼叶呈白色。玉米缺锌会造成抽雄、吐丝延迟,有的不能抽穗,有的能抽穗但果穗发育不良。苗期主要表现为出苗后1-2周就有叶片失绿现象,即白芽病;3-6叶时缺锌叶肉组织沿着叶脉出现纵向浅黄色或白色条纹,即白苗病。老叶上会出现比较细小的白色斑点,一段时间后,这些斑点会扩大,导致叶片上出现白色的区域。在拔节期以后,病情较轻的植株会出现生长缓慢、植株矮小、茎节变短、枯尖缺粒、产量降低的问题。而病情比较严重的植株的叶片会直接变成半透明状,不久之后就会死去,造成绝收。先在老龄叶片出现细小的白色斑点,并迅速扩展形成局部的白色区,呈半透明的“白绸”状,新生幼叶呈淡黄玉色;拔节后,病叶中肋两侧出现黄白条斑,严重时呈宽而白的斑块,病叶遇风容易撕裂。病株节间缩短,矮化,有时出现叶枕错位现象。
防治措施:在土壤中补充锌肥,锌肥以基施增产效果最好,浸种效果次之;磷肥可采用穴施、条施等方式,能有效降低磷与锌发生拮抗作用的几率;腐熟的农家肥含有大量的有机态锌。施有机肥和锌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中锌的有效性。由于玉米苗期就出现缺锌,因此锌肥宜作种肥施入,采用硫酸锌浸种、拌种,或与氮、磷、钾、细干土混合后作种肥或苗期追肥。作种肥时条施于种子的一侧或下方,出苗以后应侧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