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菌核病危害症状:发病初始为褐色水渍状斑,后病斑绕茎变黄。湿度高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软腐无气味;田间湿度低时,病斑呈灰白色,稍凹陷,易折断。受害后茎杆内髓部受破坏,腐烂而中空,剥开可见白色菌丝体和黑色菌核。
苗期发病在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变浅褐色,环绕茎一周,湿度大时病部易腐烂,无臭味,干燥条件下病部呈灰白色,病苗立枯而死。
本病多从主茎或侧枝基部发生,开始发病部位呈水浸状淡褐色、稍凹陷病斑,后来病部变灰白色或灰色,干缩状,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絮状霉层,皮层很快腐烂。病茎表皮及髓部易形成菌核。
叶片发病,会产生水浸状褐色轮纹病斑;花受侵染后,出现水浸状腐烂、脱落。果实发病,病部褐色腐烂,表面长有白色霉层,后形成菌核;病果腐烂脱落或形成僵果。
成株期主要发生在主茎或侧枝的分杈处,病斑环绕分杈处,表皮呈灰白色,从发病分杈处向上的叶片青萎,剥开分杈处,内部往往有鼠粪状的小菌核。果实染病,往往从脐部开始呈水渍状湿腐,逐步向果蒂扩展至整果腐烂,湿度大时果表长出白色菌丝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