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长到中后期会出现根系和叶片功能严重减弱,表现为植株茎叶枯萎、提前衰败等生理机能过早衰退。水稻早衰分为生理性早衰和病理性早衰。生理性早衰因水稻生长环境不规律变化或品种自身特性导致,病理性早衰主要由纹枯病、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引起。病原物在虫体内的循回期受气温影响,黑尾叶蝉体内循回期在均温32℃时为19天,15℃时102天不传毒,17℃时68天仅个别虫传毒,20℃时为53.3天,25℃为24.6天,28℃为22.2天,30℃为21.3天,33-35℃为17-25天。均温30℃时,黑尾叶蝉低龄若虫获毒最短时间为10分钟,12小时几乎均可获毒,气温低于5℃则不能获毒。水稻黄矮病的主要特征是矮缩、花叶、黄枯。大多数从顶叶下的1-2叶开始发病,病斑从叶尖向基部发展,叶肉鲜黄,叶脉绿色,病叶和茎秆的夹角增大,叶鞘仍为绿色,株形松散,病株显著矮缩,不分蘖,大多不能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