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星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北方大豆生产区,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落叶,进而造成减产。该病主要危害大豆叶片,幼苗期病斑从叶缘向中心扩展,形成典型的“V”字形。初期病斑呈浅绿色,随后变为浅灰至浅褐色,边缘带有窄的暗褐色或紫色带。叶片上病斑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mm,初为淡褐色,有极细的暗褐色边缘,后期呈灰白色,故称灰星病。病斑上可见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豆荚上病斑圆形,有淡红色边缘。叶柄和茎上病斑长形,呈淡灰色或黄褐色,边缘为淡紫色或褐色。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和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