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白粉病的病原特征有哪些?

2025-04-01 08:14

醚菌酯、乙醚酚、戊唑醇、腈菌唑、苯甲嘧菌酯、氟菌唑、四氟醚唑、吡唑醚菌酯、(绿妃)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或卡拉生(硝苯菌酯)等交替使用。苦瓜白粉病主要为害苦瓜的叶片,由瓜白粉菌及瓜类单囊壳白粉菌引起。分生孢子梗呈无色圆柱形,不分枝,长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呈椭圆形或圆筒形,单胞,串生。闭囊壳呈褐色球形,壳内只有1个倒梨形的子囊,其内含有8个椭圆形的子囊孢子,附属丝呈无色至淡褐色的丝状。

病害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初期在叶片正反面产生圆形或近圆形小白粉斑,直径4—6毫米,以叶正面居多。初始白粉可以擦去,低部区域组织仍为正常绿色。不久发展到整张叶片,有时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叶片发病部位后期褪绿发黄变脆,白粉状物逐渐变成灰白色或红褐色,最后整个叶片变黄、卷曲、枯萎,但不脱落。病害严重时,病菌可以侵染茎蔓,症状类似叶片。主要为害叶片,初生近圆形粉斑,直径4—6mm不等,严重时粉斑密布于叶面上并互相连合,致叶片变黄,终致干枯,使植株生长及结瓜受阻,生育期缩短,产量降低。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