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20厘米表层土内,以3-10厘米较多。幼虫2龄时,从根尖或根尖后幼嫩部侵入,先寄生于根皮层,再寄生于根皮层与中柱之间,然后转入根的中髓。线虫侵入后,刺激根细胞组织过度生长而形成巨型细胞,导致根系产生大小不等的根结;并因线虫的活动,使共生的菌根不能形成或很少形成根瘤。菌根的活动受阻后,固氮能力削弱,杨梅树体得不到必要的养料供应,生长受到影响。砂壤土较粘质土发病重;土温在25~31℃时最适于线虫的侵染;有机质含量较高、酸碱度为PH值6~8的土壤线虫密度较大和危害较重;土壤水分饱和,或土壤易受涝或受旱则不利线虫活动;目前常见的栽培品种均可感病。根结线虫病主要是南方根结线虫以卵及少量雌成虫在根结中越冬、翌年初春大量侵染新生根,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呈块状。但一般不影响春梢生长,而在夏秋季易成叶黄化、脱落、梢枯等典型的衰退症状。在一个杨梅树园中,病树初期集中分布,1年之后迅速向四周扩展,如果此时不加以防治,2~3年后整个种植区的杨梅树都发病。严重发病时,病株会在夏季相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