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因素主要是品种问题。不同的大豆品种,发生落花落荚、空瘪荚的概率不一样。有限结荚习性、生育不繁茂的品种比较容易发生落花落荚、空瘪荚,早开花的大豆脱落的比较多,晚开则少。晚熟品种和综合抗性差的品种更容易出现落花落果的现象。此外,不同的品种对不同地区的适应性不一样。选择的品种跟当地的气候土壤不适应,外部因素则有:“捂花捂荚”,光照不足,密度太大。肥料施用不合理,养分供应失衡。极端天气,低温、干旱或涝害。土壤重茬,病害多。1、氮肥施用不合理。氮肥施用量适合,能促进大豆根瘤菌的发育,增加单株固氮量,对提高大豆产量有益。如果盲目过量施用氮肥,不仅抑制固氮作用,而且往往造成大豆营养过度,植株徒长,郁闭和倒伏,致使花荚脱落。2、密度偏大。密度过大,植株拥挤,个体发育受阻,生长细弱,因而花荚脱落严重。3、通风透光不良。由于栽植密度过大,栽植技术不良,引起徒长,过早封行,植株下部光照条件恶化,致使叶片黄化脱落,营养制造和积累少,造成花荚脱落。4、养分供应失调。大豆花荚阶段是需要养分多的时期,如果养分供应不足或失调都会造成花荚大量脱落。5、土壤湿度不当。土壤湿度大,透气性差,致使豆叶卷曲发黄,豆根霉烂,引起花荚大量脱落;如果水分不足,会阻碍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使植株萎蔫而停止生长,花荚也随之脱落。6、病虫危害。破坏植株叶片,降低光合强度,减少养分的制造和分配,造成花荚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