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病毒病为系统性病害,全株发病。病叶表现为明脉和黄绿相间的斑驳,出现褐色枯死斑或黄色病斑,严重时全株黄化、卷曲,植株矮化,心叶节间缩短,叶片皱缩畸形、扭曲甚至枯死。病毒喜高温干旱环境,适宜发病温度为15~38℃,最适温度为20~35℃,相对湿度在80%以下。病毒主要通过蚜虫及汁液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田间农事操作从寄主伤口侵入。TuMV主要靠汁液传染,也可由桃蚜及甘蓝蚜作非持久性传毒。此病主要侵蚀芹菜叶子,最初从叶子发生,因气温过高或过低引发,尤其在20~25℃之间,加上多雨潮湿天气易触发。病毒在田间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操作接触摩擦传毒。春季5~6月和秋季10~11月发病较重,栽培管理条件差、干旱、蚜虫数量多及夏季高温易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