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疫病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至大半叶片,致使叶片变黄、软腐下垂。潮湿时病斑处有稀疏的白色霉状物,也可危害假茎。叶鞘受害呈褐色水浸状病斑、软腐、叶剥离。鳞茎、根部受害呈褐色软腐,根毛明显减少,影响养分的吸收与积累。疫病会以菌丝体、孢子等形态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环境适宜时通过土壤、风、水等传播感染。
疫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发病最为严重,最适发病温度为30℃左右,湿度在92%以上。南方地区发病高峰期集中在7-8月,韭菜任何生长阶段都有发病可能。施肥不当、通透性差及阴雨天会加重疫病发生。病害一旦发生,发展速度非常快,条件适宜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全田毁灭,危害特别严重。
防治韭菜疫病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1%-0.2%硫酸铜溶液灌浇植株根茎部。注意避免连作重茬,保持田间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合理施肥,控制棚室湿度,增强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