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腐病是黄瓜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发生在采收后的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染病瓜在病部先产生褪绿圆斑,随后逐渐凹陷、发软,病部扩大,内部软腐,表皮破裂崩溃,从内向外淌水,整个果实腐败分解,散发出臭味。苗期黄瓜软腐病表现为子叶、近地表叶片和茎基部出现水浸状褪绿斑,随着病情加重,茎部出现流胶,干燥时病部易干、质脆、开裂或穿孔。病原菌破坏和堵塞茎部导管,影响水分运输,导致病部以上首先萎蔫,后期整株萎蔫。叶片边缘和中部均可受害,也可沿叶脉发展。生长中后期的黄瓜软腐病可出现果实流脓,病部产生褪绿圆斑,逐渐凹陷、发软,病部扩大,内部软腐,表皮破裂崩溃,散发腐臭味。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特别是热性农家肥,可提高幼苗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育苗前,将腐熟细碎的热性农家肥与床土按5:1比例拌合均匀作为育苗土,苗床内尽量少施氮素化肥做底肥。该病在黄瓜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均可发病,尤其是幼茎和嫩尖受害最严重。幼苗受害时,嫩尖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枯死后形成秃尖。近地面茎基部发病也呈暗绿色水浸状,病部缢缩,其上的叶片逐渐枯萎。结果期发病,瓜表面会长出稀疏的灰白色霉层,病瓜皱缩、软缩,发出腥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