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季节易发病和流行。在气温18~23℃、相对湿度90%以上的高湿、弱光条件下极易发病,气温低于15℃及高于25℃发病明显减轻,高于30℃基本不发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越冬,也可在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助气流或雨水传播。保护地栽培,高温高湿,通风不良,露地栽培雨水较多,管理不善,缺肥缺不,长势较差,偏施氮肥,植株徒长,都容易引起发病。菌丝块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及雨水传播,经5~6小时结露才能从气孔侵入,经7~10天发病后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致死温度为55℃15分钟。由灰葡萄孢真菌引起。病菌寄主广,多种蔬菜发病,病残体在土中存活几年,开花座果期遇连阴雨后棚室内温度低、湿度大,开始发病。密植,通风透光不好,土壤水分大,发病加重。一般情况下15℃-27℃均能发病,最适宜温度22℃。一般在夏季和秋季多雨潮湿的情况下易发生霜霉和灰霉病等。南瓜灰斑病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