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因素是影响稻瘟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气象因素,其中温度和湿度最为关键,其次是光照和风。当温度在20-30℃,湿度在90%以上,稻株保持一层水膜的时间达6-10小时时,分生孢子最易萌发和侵入。优质水稻抗病品种多年连续种植会逐渐退化,在异常气候条件下丧失抗病性,导致发病率明显增加。田间管理不当也会引发稻瘟病,如追施氮肥过多或过晚、水层管理过深,会使水稻植株贪青,抗病力差,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生长和繁殖,从而加重病害。化学药剂防治效果受栽培措施和施肥情况影响较大,栽培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量、发病期间降雨多时,即使增加防治次数也难以有效控制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