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浆水对延缓小麦后期衰老、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一般应在小麦开花后10天左右浇灌浆水,以后视天气状况再浇水。小麦生育后期尤其是高产田块常发生病虫危害,如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枯病、蚜虫、小麦黏虫等,如不能及时防治会大幅度降低小麦千粒重和内在品质。在小麦抽穗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微肥或生长调节剂,能延长功能叶的寿命,提高光合能力,增加粒重。在蜡熟末期收获最佳。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不断培肥地力,同时结合深耕细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做到氮、磷、钾合理配比,是保证小麦稳健生长、防止早衰的物质基础。中后期注意清好“三沟”,防止渍害,做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住田干,雨天排明水,晴天排暗水。倒茬麦田要做到深沟窄厢,三沟配套。合理运筹肥水,促苗早发,培育小麦冬前壮苗,同时氮肥适当后移,控制春季无效分蘖,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小麦生长壮而不旺,也是预防后期脱肥、早衰的重要措施。科学防治病虫害。小麦生长后期,可通过叶面喷肥补充营养,从而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叶面喷肥一般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选择在晴天无风的下午进行,每亩用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混合液40-50㎏喷施1-2次,间隔期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