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枯萎病的为害症状?

2025-03-27 07:33

芝麻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芝麻专化型引起的、发生在芝麻的病害,主要危害根系和茎秆,是一种维管束病害。芝麻在各生育期均可感病,但以成株期发病为重。

苗期染病,病苗出现猝倒或枯死,症状似芝麻猝倒病。成株期发病,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萎蔫,叶缘内卷,逐渐变褐干枯。严重病株茎基部呈红褐色,根部褐色,全株枯死。感病较轻或较迟的植株,主要为半边根系和相应的茎秆一侧出现红褐色干枯条斑,受病一侧的叶片变黄,萎蔫枯死,故又称“半边黄”。湿度大时,病部出现一层粉红色黏质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剖开病茎,可见病部木质部维管束褐色。发病株蒴果较小,早熟易裂,种子瘦瘪。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如宁津八筒白、巨野大歪嘴等;进行3-5年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选用无病种子或用0.5%的96%硫酸铜浸种30分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减轻发病;国外报道用百菌清进行土壤处理防效较好。

芝麻枯萎病在苗期染病,病苗出现猝倒或枯死。成株期发病,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萎蔫,叶缘内卷,逐渐变褐干枯。严重病株茎基部呈红褐色,根部褐色,全株枯死。感病较轻或较迟的植株,主要为半边根系和相应的茎杆一侧出现红褐色干枯条斑,受病一侧的叶片变黄,萎蔫枯死。湿度大时,病部出现一层粉红色粘质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剖开病茎,可见病部木质部维管束褐色。发病株蒴果较小,早熟易裂,种子瘦瘪。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出现全株捽倒或枯死。成株期发病较多,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而后渐次向上部叶片发展,受害半侧的叶片呈半边黄的现象,逐渐枯死脱落。感病植株根部半边根系变为褐色,并顺延茎部向上伸展,使相应的茎部变为红褐色干枯条斑,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一层粉红色的粉末,病茎的导管或本质部呈褐色。

芝麻枯萎病又叫芝麻半边黄,一般病田发病率10%-20%,严重时达30%,病株全株或半边植株可提前枯死,引起种子不能成熟,瘦瘪、炸裂,严重者可减产30%,使芝麻的品质显著下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