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主要表现是症状发展缓慢,常是清晨、冷空气或冷饮刺激和运动时发生短干咳,初始咳嗽次数不多,而逐渐增多,继之食欲减退,迟缓,泌乳减少,此症状一被忽视,症状发展迅速者,体温升高0.5到1摄氏度开始,随着病程发展,症状逐渐明显加重。
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鼻孔扩张,鼻翼扇动,有浆液或脓性鼻液流出。呼吸高度困难,呈腹式呼吸,有吭声或痛性短咳。前肢张开,喜站。反刍迟缓或消失,可视粘膜发绀,臀部或肩胛部肌肉震颤。脉细而快,每分钟80—120次。前胸下部及颈垂水肿。胸部叩诊有实音,痛感;听诊时肺泡音减弱;病情严重出现胸水时,叩诊有浊音。若病情恶化,则呼吸极度困难,病牛呻吟,口流白沫,伏卧伸颈,体温下降,最后窒息而死。病程5—8天。
亚急性型:其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症状不如急性型明显而典型。
慢性型:病牛消瘦,常伴发癌性咳嗽,叩诊胸部有实音且敏感。在老疫区多见牛使疫力下降,消化机能紊乱,食欲反复无常,有的无临床症状但长期带毒,故易与结核相混,应注意鉴别。病程2-4周,也有延续至半年以上者。
症状:在临床上有三种类型。(1)急性败血型:体温突然升高到40℃以上,脉搏加快,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鼻镜干燥、呼吸困难,反刍停止,有时还流鼻液和眼泪,腹泻,粪中可能混有纤维蛋白甚至血液,有时尿中也可能带血,一般在24小时内死亡。(2)肺炎型:病初表现为虚弱,结膜充血,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胸膜肺炎症状逐渐明显,鼻液带血呈红色,干咳,胸部叩诊有浊音,听诊呈锣音。(3)水肿型:病牛胸前及头颈部有水肿、重者可波及下腹,舌咽肿胀,眼红肿、流泪,流涎,呼吸困难,粘膜发绀,常因窒息或下痢虚脱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