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链球菌是猪的常见和重要病原体,也是人类动物源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因,可引发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和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能发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病情进展迅速,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为4小时至7天,在屠宰或处理病/死猪后1~2天内或进食病/死猪肉后2~3天,最长7天出现畏寒和发热,多为高热,伴全身不适、头痛、身痛。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出血点、淤点、淤斑,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很快出现休克。
猪链球菌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猪链球菌病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猪体内猪链球菌的带菌率约为20%-40%,在正常情况下不引起疾病,但若细菌产生毒力变异,则会引起猪发病。
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多样。首先,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家禽、马、羊、鹿、鸟等也可能携带病菌,正常情况下细菌不会引发疾病,但在某些情况下,细菌变异产生毒力会导致猪链球菌病。其次,猪圈潮湿阴暗、卫生条件差,突然断奶、混群,气候突变、高温高湿等因素可能降低猪的抵抗力,导致猪链球菌病。对病死猪处置不当和运输工具消毒不到位会传播本病。此外,通过呼吸道、皮肤伤口接触可感染猪链球菌病,小猪在分娩时也可能感染。人可因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接触病/死猪的体液和血液,或食用未经处理的病/死猪肉感染猪链球菌病。
临床上表现为体温升高。当机体抵抗力强时,网状分细菌在血液中消失,小部分细菌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或定居的关节囊内,在变态反应的基础上引起关节发炎,表现为悬蹄、跛行或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