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病的原因?

2025-03-24 12:50

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均温3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70%即可发病;均温34℃,相对湿度80%扩展迅速。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用氮肥过多,伤口多发病重。轮作,高畦栽培,排水良好及氮、磷、钾肥比例适当地块植株健壮,发病率低。病原菌在田间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成为主要的初侵染源。田间的病菌通过气流、风力、雨水等媒介进行传播蔓延,主要从伤口、叶鞘侵入植株体内。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会携带病菌传播病害,造成的伤口会为此病害的蔓延提供有利条件。连续重茬,导致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病原菌。种植密度过大、过量施用氮肥、地势低洼、田间通风不良、排水不畅也容易发病。细菌性茎腐病和真菌性茎腐病是两种常见的病害,后者在降雨后田间湿度较大时,茎基部、叶鞘间出现积水,继而发生病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