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褐斑病如何防治?

2025-03-21 18:10

第一,农业措施。实行2年以上轮作;覆盖地膜,减少初侵染;合理灌溉,适时适量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打去下部老叶,增加通透性;配方施肥。第二,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恶霉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采前7天停止使用百菌清,其余药剂采前3天停用。

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大棚黄瓜褐斑病的有效途径。加强栽培管理,冬季大棚黄瓜应以控制温度降低湿度,及时通风换气,控水排湿。及时清理老株病叶,浇水、施肥均在膜下暗灌沟内进行,能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病害发生。瓜定植后15天,可用百菌清+46%氢氧化铜叶面喷雾预防。发现病情需及时用药,可选用21.4%氟吡菌酰胺+21.4%肟菌酯+46%氢氧化铜,间隔3天叶面喷施1次,连续叶面喷施2次,治疗大棚黄瓜褐斑病特效药配方。

种子消毒。黄瓜与南瓜嫁接时,要注意南瓜种子也要不带菌。用55℃温水浸泡黄瓜种子和嫁接用的黑籽南瓜种子30分钟。发病田应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并随之深翻土壤,以减少田间初侵菌源。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硼肥。防止黄瓜植株早衰,浇水后注意放风排湿,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发病初期及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1)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黄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保护地熏蒸消毒、合理轮作、施足底肥、合理灌溉。发病后还可以采取喷施药剂防治。黄瓜褐斑病是一种发病普遍的病害,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因此在黄瓜生长中,应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并适当疏叶,增加通风和透光,并注意排湿,降低病害的发生。如果患病,使用毗哇醚菌醋或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效果显著。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结合使用抗病品种,采取轮作倒茬或嫁接等栽培管理措施,配合处理种子与土壤及发病初期施药等化学防治方法,达到综合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目的。

选用抗病品种;适时轮作,与茄子轮作效果最好;种子消毒,温汤浸种;加强温湿度管理调控,适当控水排湿;清洁棚室,消除残存病株;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500倍液。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喷施。

黄瓜褐斑病防治方法采用在发病初期及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1)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褐斑病是一种发病普遍的病害,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因此在黄瓜生长中,应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并适当疏叶,增加通风和透光,并注意排湿,降低病害的发生。如果患病,使用毗哇醚菌醋或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效果显著。

黄瓜褐斑病防治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与非瓜类作物轮作;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增施磷钾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发病初期及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黄瓜褐斑病一般是指靶斑病,各地抗性不一样。建议苯醚甲环唑(或者戊唑醇或者溴菌腈或者或者吡唑醚菌酯或者咪鲜胺锰盐或者肟菌酯等等)+细菌性农药(噻唑锌或者春雷霉素或者中生菌素)。其中噻唑锌防治效果不错。如果是大棚,建议控制湿度,阴雨天使用烟雾剂控制病情。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黄瓜褐斑病防治方法。(1)彻底病残株,减少初侵染源。(2)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3)引进或利用抗病品种。(4)搞好棚内温湿度管理,注意放风排湿,改善通风透气性能。(5)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1600倍液。保护地棚室可选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用量每亩次250克,或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7-9天1次,连续2次或3次。

选用抗病品种;适时轮作,与茄子轮作效果最好;种子消毒,温汤浸种;加强温湿度管理调控,适当控水排湿;清洁棚室,消除残存病株;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500倍液,或41%乙蒜素乳油2000倍液,或65%甲硫·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5~7天喷一次,连喷3次。

发病初期及时喷75%百菌清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也可用50%福美双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加70%多菌灵(1: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加50%速克灵(1:1)1000倍液。发病田应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并随之深翻土壤,以减少田间初侵菌源。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硼肥。防止黄瓜植株早衰,浇水后注意放风排湿,发病初期摘除病叶。防治方法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棚肥。合理灌水,保护地放风排湿。早期摘除病叶。定植田与非瓜类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