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从气孔、皮孔、伤口或表皮侵入,引起发病。病菌可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从番茄叶片、花、果实等的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田间经2—3天潜育后出现病斑,经3—4天又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导致病害不断蔓延。病菌生长发育温度范围1—45℃,其中以26—28℃温度下最合适。该病潜育期短,分生孢子在26℃水中经1—2小时即萌发侵入,在25℃条件下接菌,24小时后即发病。适宜相对湿度为31%—98%,相对湿度86%—98%萌发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