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啄癖症发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5-03-20 11:59

啄癖的发生原因广泛而复杂,主要包括环境、营养、激素和疾病等多个方面。

在环境因素中,禽舍的湿度、温度、通风状况、有害气体浓度、光照强度、饲养密度、外寄生虫侵扰、饲料供应以及垫料条件等都可能引发啄癖。特别是产蛋家禽,如果光照增加过快、过强或不均匀,最终光照时间超过16小时,都会刺激家禽,诱发啄癖。开产时的光照应逐步增加,每天不超过5分钟,一周不超过30分钟。在产蛋高峰期应保持16小时的稳定光照,后期可适当延长0.5-1小时。对于非全封闭鸡舍,夏季应采取遮光措施,如加设黑网,以预防啄肛啄羽。

营养因素同样关键,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氨基酸(特别是蛋氨酸、胱氨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等都可能导致啄癖的发生。此外,全价日粮的颗粒料和笼养方式比粉料和平养更容易引发啄癖。

激素因素也不容忽视,产蛋前母禽体内雌激素和孕酮的增加,以及公禽雄激素的增多,都会促使啄癖发生。

疾病因素方面,严重腹泻、产蛋偏大、体重发育不良等引起的脱肛,以及虱、螨等体外寄生虫病造成的皮肤发痒,都是啄癖的诱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