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初起时患者多有发热、食欲不振、浑身不适等症状,2~3天后黏膜出现水疱,病情轻者,在1周内大多数可自然痊愈。病情严重者,可表现为头痛、四肢肌肉疼痛、咽喉部疼痛、胃肠痉挛、呕吐、腹泻等症状。口蹄疫的临诊症状主要是口、鼻、蹄等部位出现水疱。发疱初期或之前,猪表现跛行。一般情况下主要靠这些临诊症状可初步诊断,但表现类似症状的还有猪水疱病。猪口蹄疫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嘴唇有水泡破溃后形成糜烂面,蹄部出现水泡严重的蹄壳会脱落,病猪卧地不起等症状。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猪口蹄疫一般多发于冬春季节,直接和间接接触都能使猪患病,如病猪、泔水、被污染的饲养用具及运输工具等都能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