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上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0mm,灰褐色,周缘明显,中间凹陷变薄,有光亮,叶片背面尤为显著。大病斑有时呈现轮纹。高温高湿时,有灰黄色至黑褐色的霉。叶柄、果梗和茎受害,病斑凹陷,灰褐色,呈长条状,潮湿时病部可长出黑霉。果实发病,形成不正形小病斑,呈水浸状,光滑,扩大后形成深褐色的硬疤,大的病斑直径可达3cm,病部生暗褐色霉状物。番茄棒孢褐斑病又称斑点病,对番茄的叶片、茎秆和果实均能造成较重危害。开始发病时,先在发病部位产生细小的坏死斑点,后逐步扩大,形成灰黄色至黄褐色病斑,并具紫褐色轮纹,或在病斑周围产生黄色晕圈,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褐色至黑褐色霉状物,病斑直径1~15毫米不等,严重时造成叶片卷曲、干枯。主要为害叶片。初生绿褐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周缘黑褐色,中间灰褐色,大小2~3毫米,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周围形成不规则形黄化区,后期病斑中间穿孔,叶片黄化枯死或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