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出现蚜虫后,其主要表现症状是叶子卷曲、发黄、叶面破烂、生长萎缩等。叶面有蚜虫咬的痕迹,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结果不理想。蚜虫主要群集在草莓新生嫩叶上,汲取汁液,被吸食后的叶片大多会呈现褪绿的斑点,导致叶片不断弯曲,阻碍光合作用。随着秋季温度降低,叶片会逐渐枯萎。草莓上的蚜虫主要是棉蚜和桃蚜,可危害叶片、花蕾和幼果等部位。大量成虫和若虫聚集在嫩叶背面、花萼和幼果等处,刺吸植株汁液,造成叶片卷曲变形,花蕾不能开放或脱落,果实停止发育。蚜虫在刺吸汁液的同时,还会排出大量粪便,诱发煤污病,吸引蚂蚁,危害即将成熟的果实,并传播病毒病,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蚜虫在植株上长年均可危害,以初夏和初秋密度最大,多在幼叶、花、心叶和叶背活动吸取汁液,受害后的叶片卷缩、扭曲变形,使草莓生育受阻。蚜虫全年发生,但以5~6月和9~10月危害最重,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给防治造成困难。蚜虫在草莓植株上全年均有发生,以初夏和秋初密度最大,多在幼叶叶柄、叶背面活动吸食汁液,蜜露污染叶片,蚂蚁则以其蜜露为食,故植株附近蚂蚁出没较多时,说明蚜虫开始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