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畸形果的形状多样,包括鸡冠状的聚合果、外表坚挺种子突现的凸起果、体形较胖的肥胖果、果尖不红的青嘴果以及果面高低不平的异形果。畸形果的发生原因主要涉及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尤其是温度、光照、湿度、肥水管理及辅助授粉等因素。其中,施肥过量和湿度过大是主要因素。
草莓畸形果的具体原因包括:
1.品种差异:某些品种的雄蕊短、雌蕊长,花粉粒少而小,无发芽力,易导致畸形果。
2.花朵级次:低级次花易出现雄性不稔,高级花易出现雌性不稔。
3.访花昆虫:蜜蜂及花蝇、花虻类等昆虫对草莓授粉至关重要,缺乏访花昆虫的区域畸形果率增加。
4.温度和湿度:低温和高温都可能导致花粉发育不良,高湿影响花药开裂,增加畸形果率。
5.花期喷药:花期喷药会阻碍授粉受精,杀死访花昆虫,增加畸形果率。
预防畸形果的措施包括:
良种种植: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并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
土壤消毒:使用药物对土壤进行消毒。
调节播种时间:根据以往的病虫害发生时间合理调整。
栽培管理:控制种植密度,保证通风透光,适量施用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导致枝叶徒长。
用药管理: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在花期和小果期使用高浓度农药。
注意草莓白粉病的防治,该病危害叶片、叶柄、果实、果柄等部位,发病部位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影响浆果质量。预防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壮秧苗、加强土肥水管理、避免多湿和异常干燥、注意通风换气、及时处理病株以及适时施用农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