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期对水分仍有一定要求。新梢和果实生长期供给适量水分,可提高枝梢质量和果实大小;南方栗虽较耐旱,多雨季节或年份,仍需注意排水防涝。栗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以30%-40%为宜,超过60%,易发生烂根现象,低于12%,树体衰弱,9%时,树即枯死,因此,栽培上应注意灌溉与排水。板栗对降水量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在降水量500~2000毫米的地方均有栽培,一般认为,以年降水量500~800毫米最为适宜。北方降水主要集中在7~10月,春季时有干旱发生,影响当年新梢生长和雌花分化。南方产区尤其是北亚热带产区,夏、秋季多伏、秋旱,影响坚果后期发育,造成减产。生长期降水过多,也会对板栗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新梢速长期多雨会造成徒长,开花期连续降雨易导致授粉受精不良,造成生理落果。有些年份春季雨水过多,还易诱发胴枯病发生。一般来讲,北方品种较耐旱,南方品种较耐涝。不同物候期对水分的要求和反应不同,水分充足,有利于坚果的充实生长和产量的提高。但采前多雨水分过多,易发生裂果,使品质下降。秋季板栗灌浆期水分充足有利于坚果的充实生长和产量的提高。但板栗怕涝,雨季要注意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