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的为害症状有哪些?

2025-03-15 13:25

症状是穗腐。在小麦开花至乳熟期,小穗颖片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进而扩展到全穗。气候潮湿时,感病小穗的基部出现粉红色胶黏霉层,后期产生煤屑状黑色颗粒。小麦自苗期至穗期都可受赤霉病的危害,引起麦苗枯死、麦株茎基部腐烂或麦穗干腐等症状,其中以麦穗干腐危害最大。

苗枯死症状:先是小麦的根冠或者芽鞘变褐腐烂,接着病苗变得又黄又弱,最后麦苗枯萎死亡,又称为“苗腐”。基腐症状:基腐主要发生在小麦成株期的茎期部。受害轻的茎基部变褐软腐;受害重的茎基部腐烂变软,会使植株枯萎死亡,其病茎断口处带有粘性。

穗腐症状:穗腐主要在小麦开花后发生,初期在小穗和颖壳上出现水溃或淡褐色病斑,然后逐渐蔓延到整个小穗,呈桔黄色。一般每穗有一个或几个小穗发病,当病斑扩展到穗轴或穗颈时,部分小穗便变黄枯死。在潮湿条件下,后期病穗上可产生紫黑色小颗粒,即为病菌的子囊冗。

小麦赤霉病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苗腐: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的病菌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幼苗死亡。手拔病株易自腐烂处拉断,断口褐色,带有黏性的腐烂组织。

茎基腐:腐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全株枯死。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病斑也可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

穗腐:发生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小的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密生小黑点,即子囊壳。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