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潜蝇以幼虫钻叶为害,在叶片上形成由细变宽的蛇形弯曲隧道,开始为白色,后变成铁锈色。幼虫多时叶片在短时间内就被钻空干死。幼虫孵化后潜食叶肉,呈曲折蜿蜒的食痕。植株幼嫩时期受害重,虫口多时叶片上潜痕密布,短期内致叶片发黄、枯焦或脱落。成虫产卵、取食刺破叶片表皮,形成较粗大的产卵点和取食点,致叶片水分散失,影响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美洲斑潜蝇寄主广泛,危害作物多。主要以幼虫蛀食植物叶片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细胞及叶柄,成虫取食和产卵孔也能造成一定的伤害。斑潜蝇秋季危害严重,成虫吸取植株叶片汁液,在叶片上形成近圆形刻点状凹陷黄斑;幼虫在叶片上潜食叶肉后形成隧道,并在隧道内排粪,形成断断续续排列的黑线,隧道曲折迂回,没有一定的方向,形成花纹型灰白色条纹,因此又有“绣花虫”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