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增产原因,除一部分与少耕、免耕相同外,突出作用在于改变了土壤的水热状况。垄沟将小麦根系深度扩大了10厘米左右,且垄面通透状况良好,毛管上升水使水气协调。同时,垄沟增大了土体表面积,白昼较平作温度高1.2~2.0℃,最大可达4℃,夜间比平作降低0.3~0.7℃,土壤受光面积增加约200~400㎡/亩。在良好的水、热、气条件下,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得到促进,土壤供肥能力显著提高。
其增产原因,除一部分与少耕、免耕相同外,突出作用在于改变了土壤的水热状况。垄沟将小麦根系深度扩大了10厘米左右,且垄面通透状况良好,毛管上升水使水气协调。同时,垄沟增大了土体表面积,白昼较平作温度高1.2~2.0℃,最大可达4℃,夜间比平作降低0.3~0.7℃,土壤受光面积增加约200~400㎡/亩。在良好的水、热、气条件下,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得到促进,土壤供肥能力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