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翌年春季冬、春小麦拔节期,亩用有效成分井冈霉素10克,或井冈·蜡芽菌,或烯唑醇,或苯甲·丙环唑、或丙环唑。重病区首次施药后10天左右再防一次。由半知菌亚门丝核菌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承受病残体在土中越夏、越冬。小麦播种后开始侵染,一般于小麦拔节后开始明显发病,并不断侵染和再侵染。一般春季温暖潮湿有利于发病。
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方法包括: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2、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磷、钾肥。
3、合理密植、适期播种是防治纹枯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4、小麦返青后,早浇、轻浇返青水,避免植株间长期湿度过大。
5、采用化学防治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6、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种植抗病性较好的品种,并规划好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
7、用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戊唑醇等农药拌种或包衣是较好的防治方法,其次是小麦返青后,喷灌杀菌剂控制其为害。
冬前发病期小麦中发芽后,接触土壤的叶鞘被纹枯菌侵染,症状发生在土表处或略高于土面处,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