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传病害,病菌在田间传播主要靠雨水、灌溉水、带菌的粪肥,人、畜的活动及农具。当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增大时,越冬的菌丝体便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从植株根部伤口或者直接从根部侵入。茄子根腐病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病菌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10~35℃均可发病,最适温度为24℃,病菌发病湿度为85%以上。一般多在春天地温恢复后开始发病。病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能够存活5~6年以上,成为主要侵染来源。病菌从植株根部伤侵入,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高温高湿的条件有利于发病,连作地、低洼地及黏土地发病严重。
茄子根腐病是真菌侵染引起大面积死秧的病害,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5〜6年或者长达10年,成为土中的一种习居菌,是一种顽固的土传病害。因此在种植时应将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再育苗,定植后使用强力生根剂促进生根壮根。如果出现病情,及时使用咯菌腈悬浮剂加精甲霜锰锌水分散颗粒剂进行浇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