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条件及品种有关。春季温暖干旱、夏季多雨凉爽、秋季晴朗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而连续下雨会抑制其发生。病部满布白粉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幼苗被害时,叶片及嫩茎上产生灰白色斑块,严重时叶片萎缩、卷曲、变褐、枯死,后期病部长出密集的小黑点。
苹果白粉病由白叉丝单囊壳菌引起,主要危害寄主叶片。染病后,顶端叶片和嫩茎出现灰白色斑块,像覆盖了一层白粉,严重时病叶卷曲萎缩。新梢被害后,展叶迟缓,抽生新叶细长,呈紫红色。大树染病时,病芽在春季萌发较晚,抽出的新梢和嫩叶被白粉覆盖,新梢节间短,叶片狭长,叶缘向上,质地硬脆。
苹果花器受害时,花萼洼或梗洼处产生白色粉斑,萼片和花梗畸形,花瓣狭长,色淡绿。受害花的雌、雄蕊失去作用,不能授粉坐果,最后干枯死亡。幼果受害多发生在萼的附近,萼洼处产生白色粉斑,病部变硬,果实长大后白粉脱落,形成网状锈斑,变硬的组织后期形成裂口或裂纹。
白粉病主要以菌丝形态在苹果树的顶芽内越冬。苹果萌芽时,病原菌开始活动,在叶片或果子上形成白色绒毛,严重时导致萎蔫枯死。白粉斑是此病的显著特征。苹果白粉病对嫩梢危害极大,发病后生长受抑制,叶片不开张,变硬变脆,边缘上卷,最终导致叶片或枝梢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