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型开始时群内仅几只显示症状,表现呆滞,弓背怕冷,低头垂尾,食欲减少或停食,体温41-42度,眼结膜炎,有脓性分泌物,便秘或下痢,有的呕吐,少数发生惊厥,步态不稳到后肢瘫患,皮肤充血到发生紫绀或出血变化,以腹下鼻端,耳和四肢内侧多见,多在10-20天之间死亡。流行病学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凡食人被病猪分泌物(唾液、汗液、泪液、鼻液等)和排泄物(尿、粪等)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等即可被传染。该病也可通过呼吸道、生殖道、眼结膜及皮肤创口感染。猪只的买卖、运输、尸体处理不当、肉品卫生检验不严、兽医卫生执行不力都可促进本病的流行。人、动物、飞禽和昆虫等都可成为该病的传染媒介诱发本病。因此,严禁本场职工食用场外猪肉及其制品。潜伏期的病猪和康复猪,在一定时期内,甚至终身排毒,是最危险的传染源。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运输工具以及管理人员服装也都可以成为传播猪瘟的媒介。易感猪主要是经消化道,或经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感染,也可经皮肤破伤引起感染。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猪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尘埃,飞沫进入口腔及呼吸道感染,也可由于猪群的运输,买卖交易,病死猪尸体处理不当,肉品检验不严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