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化学防治措施有哪些?

2025-03-11 21:38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应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方针,核心是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危害。

1.药剂拌种: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传播。播种时,采用种量2%的种衣剂拌种,防止灰飞虱危害,同时培养壮苗,提高玉米抗病力。播种后选用芽前土壤处理剂如40%乙莠水胶悬剂或50%杜阿合剂,每亩550~575毫升,对水30公斤进行土壤封密处理。

2.喷药杀虫:玉米苗期出现粗缩病的地块,及时拔除病株,并根据灰飞虱虫情预测情况,用25%扑虱灵50克/亩,在玉米3叶期每隔5天喷一次,连喷2~3次。感病初期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毫升。

3.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选择抗病或耐病品种。

4.种子处理:用5%蚜虱净乳油按种子重量的2%拌种或用专用包衣剂处理。

5.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田间小麦丛矮病病株和玉米发病幼苗,清除杂草,减少毒源。

6.综合防治:在麦蚜防治药剂中加入25%捕虱灵20克兼治灰飞虱,有效控制灰飞虱数量。播种后临近出苗前后喷药治虫,每亩用10%吡虫啉30克加5%菌毒清100毫升喷雾,隔5日再喷1次,连续用药2~3次控制发病。

7.药剂防治:发病后可喷施杀虫剂+抗病毒剂+叶面肥进行防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