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叶脉、叶柄等部位。其主要症状如下:
1.叶受害:初期出现黄白色斑点,稍隆起,逐渐扩大为黄褐色斑点,后变为红棕色,远看似叶片烧焦。最终叶片干燥,功能丧失,植株衰老死亡。
2.叶脉和叶柄受损:早期形成梭形或亚梭形条纹,中部突起,呈黄化、涝渍状,逐渐变为棕色至深棕色颗粒斑点。茎、叶柄和花梗上的夏孢子堆多为亚圆形或短条形,有时包围一圈次生夏孢子堆。随着植株老化或天气变冷,夏孢子堆转为黑色冬孢子堆,释放栗色粉状冬孢子。
发病特性:豆角锈病主要危害叶片,染病后叶片出现颜色斑块,随时间推移颜色加深,患病部位凸起。凸起处为病原体孢子,种皮破裂后释放红色粉末。豆角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病菌,但在始花至结果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发病初期叶片下面出现褪绿黄白色斑点,逐渐增多,密布整张叶片。病斑背面生成黄褐色稍突起的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大量夏孢子。生长后期老叶片上有时形成黑色冬孢子堆。最终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枯瘦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