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斑枯病发病条件是什么?

2025-03-09 13:49

芹菜斑枯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潜伏在种皮内或病残体上越冬,可存活1-2年。在第二年温湿度适宜时,借风雨、浇水及农事操作传播。分生孢子在有水滴状态下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或直接侵入寄主,导致发病。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可多次重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为20-27℃,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尤其在低温季节流行。大水漫灌、通风不良、湿度过大会加重病情。病菌可借助风、雨、水滴传播,适宜在20℃-25℃或雨季发生、流行。发病后芹菜生长不良,抗病虫害能力下降,严重时造成大量减产。病菌在冷凉天气下发育迅速,高湿条件下也易发生,适宜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85%以上。芹菜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潜伏期5~10天。发病条件包括种子抗性差、连作导致土壤带病毒、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水分过多通透性差、偏施氮肥等。在20-25℃温度和90%以上湿度条件下,连阴天、气温波动频繁或日间燥热夜间结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加剧病害发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