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发病导致幼苗腐烂、死亡或生长不良;成株期叶片出现大而不规则的叶斑并落叶,茎秆形成棱形、长条形或绕茎大斑。潮湿天气下,病部呈湿腐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称为“白秆”或“霉秆”。果荚受害也呈湿腐状。潮湿环境中,病部产生大量白色棉絮状菌丝,后期形成黑色类似老鼠粪的菌核(尤其在茎的中下部),这是菌核病的两个重要特征。病菌以菌核在土壤、种子和冬油菜病株中越冬。防病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均衡施用氮磷钾肥,增施硼、锰、锌等微肥,稳施薹肥(仅占总施肥量的20%),不使用未腐熟有机肥;种植抗病品种,芥菜型较抗病;开沟排水,减少渍害,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老叶、黄叶、病叶,深埋或沤肥,减少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