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主要随病残体留在田间越冬,成为该病主要初侵染源。该菌主要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病果及带菌肥料也可带菌,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植株体内的维管束组织中扩展,造成导管堵塞及细胞中毒致叶片萎蔫。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番茄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起初,地上部分未见任何异常现象的植株,白天突然失去生机,整个地上部均枯萎。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如同健株,然而,不久之后便枯萎,呈青枯症状。青枯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苗期不表现症状,植株长到30厘米左右,开花坐果期开始发病,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最后凋萎。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如果土壤干燥,气温高,二三天后,病株不再恢复而死亡,死株保持绿色,叶片色泽稍淡,故称青枯病。在土壤含水量高或连日下雨,病株可持续一周左右才死亡。植株生长不良,久雨或大雨后转睛发病重。一般连阴雨或降大雨后暴晴,土温随气温急剧回升引致病害流行。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根基宝50ml兑水30斤进行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