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为真菌性病害,苗期至收获期均可染病,以叶片发病较重,果实则很少发病受害。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病害由植株下部老叶往上发展,发病后期,白粉变为灰色,病叶枯黄,但一般不脱落。有时病斑上产生小黑点,病菌侵染处后期叶片褪绿发黄。病害发生严重时,病菌可以侵染布满茎蔓,症状类似叶片。
苦瓜白粉病主要为害苦瓜的叶片。叶片受害时,初时在叶片正面出现边界明显的褪绿小斑点,在相应的叶背面出现近圆形白粉状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及菌丝体)。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的表面及反面均密布粉斑,并相互连合,导致叶片变黄、干枯直至脱落。秋天干燥时,白色的霉斑上长出很多黑色小粒点。病害发生严重时,可使植株生长及结瓜受阻,缩短植株生育期,降低苦瓜产量。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条件,温度在16-24℃和湿度较大的条件下,病害易于流行、发病也重。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病害发生较轻。白粉病在苦瓜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次之,果实较少发病。苦瓜叶片发病初期,产生白色粉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的白粉状霉斑。病斑可以连接成片,受害部分叶片逐渐发黄,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黄褐色小粒点。发生严重时,病叶变为褐色而枯死。受害苦瓜植株生长衰弱,结瓜减少,生育期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