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两季为多见,特别在雨量较多时期,此病多发生。7~9月份是炭疽发病的高峰期。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多雨、洪水涝积、干旱、吸血昆虫多都是促进炭疽病暴发的因素。季节性:炭疽常在夏季放牧时期流行或暴发,秋冬春季少发,且以散发为主。受旱涝灾害影响:干旱、洪涝灾害都是促进本病暴发的因素。于患畜菌血期广泛传播:在患畜处于菌血症时,病菌可随粪、尿、唾液或出血排出体外,尸体处理不当将使病菌散播于周围环境,被炭疽芽孢污染的土壤、牧地,可形成持久疫源地,造成本病常在一定的地区内流行。流行特点各种家畜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主要传染源是病牛,病畜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污染的土壤中长期存在着炭疽芽孢,将可能成为长久的疫源地。本病主要通过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其次通过皮肤感染,是由带有炭疽杆菌的吸血虫叮咬而感染;此外可由于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灰尘,通过呼吸道感染。如大雨洪水泛滥,易使沉积在土壤中的芽孢泛起,并随水流扩大污染范围;干旱季节,地面草短,放牧时易接近受污染的土壤。从外疫区输入病畜产品,如骨粉、皮革、羊毛等也常引起本病的暴发。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采食污染的饮水、饲料,经消化道感染;经呼吸道和吸血昆虫感染的可能性也存在。若尸体处理不当,会造成大量菌散播周围环境,污染水源、土壤,尤其形成芽孢后可能成为长久的疫源地。人的感染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和畜产品接触较多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