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容易感染病毒病,常表现为叶片皱缩、褪绿、花叶、黄化、分枝丛生、薯块细长纵裂、薯皮粗糙等症状。一些品种在苗床的感染率高达90%,田间感染率为60%。感染病毒病的品种种性退化,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目前,世界上尚无有效的药剂防治薯类病毒病,也无高抗病毒病的品种,只有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才能彻底脱除病毒。
脱毒薯是通过薯茎尖组织培养,形成无病毒感染的脱毒幼苗,经过繁殖形成生产用种薯或种苗,在大田种植。由于这种种薯或种苗未感染病毒,生长旺盛,能显著提高产量,因此脱毒薯栽培技术是一项增产显著的新技术。脱毒后的薯苗或种薯不带病毒,适应性和抗病性增强,薯块萌芽性好,出苗早,生长势强,栽后发根成活返苗比未脱毒苗快,地上部营养生长旺盛,比同品种未脱毒苗结薯早,膨大快,薯皮光滑,颜色鲜艳,干物率高,品质好。采用高质量的脱毒种薯和种苗,可增产30%~50%。推广这项技术是增产粮食、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无菌操作,将茎尖生长点取下,放在特定培养基上长成的小植株称为无毒苗,无毒苗结下的薯块称为无毒薯,也叫脱毒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