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至6片叶即可显症。发病初期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并在叶背、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出现长短不一的蜡白色突起,后变黑褐色,用手触摸时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多出现在六至七叶期。
发病后的玉米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节间粗肿缩短,严重矮化,一般病株高度只有健株的1/3~1/2。叶片密集顶端簇生,叶片厚硬僵直,浓绿。根系少而短,不足健株的1/2,很容易从土中拔起。轻病株一般能结果穗,但果穗小,花丝不发达,结实率很低,雄穗轴短,常半包在喇叭口内不能全部抽出。重病株雌穗、雄穗不能抽出,个别雄穗虽可抽出,但分枝极少,常提前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