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主要危害症状有哪些?

2025-03-07 09:36

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及茎杆上。小麦出苗后,根茎、叶鞘即可受害。叶鞘: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发展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向内侧发展可延及茎杆,致病株的基部茎节腐烂,幼苗猝倒、死亡。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梭形病斑常相互连结,形成云纹状花纹,中间呈淡黄褐色,周围有较明显的棕褐色环圈。病斑可沿叶鞘向植株上部扩展,直至旗叶。茎杆:当麦株间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也可向内侧扩展深及茎杆,引起烂茎,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在病株中部或中下部叶鞘的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并纠集成团,颜色由淡黄色至黄褐色,逐渐变深,最后形成许多散生的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小颗粒状物,即病菌的菌核,大小为1-2毫米。菌核由少数菌丝与叶鞘组织相连,较易脱落。病菌也可以侵害根部。受害幼苗根系遭受破坏,根部呈褐色。重病苗逐渐死亡,轻病苗尚可生出新根。病苗地上部矮小,叶片小面挺直,暗灰蓝色。小麦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侧发展为害茎部,重病株基部一、二节变黑甚至腐烂,常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在上面,初期散生土黄色或黄褐色的霉状小团,担孢子单细胞,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基部稍尖,无色。主要症状:一般在分蘖期到抽穗期盛发,先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暗绿色水侵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长椭圆形的纹状病斑。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白色,潮湿时病斑呈灰绿色,水侵状半透明。以后病斑逐渐增多,互相连成一片不规则的云纹,向稻株上部发展。病部表面可形成由菌丝集结交织成的菌核。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