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病害防控重点是“防重于冶”,生产上不注意病害前期预防,容易造成大流行。各种病害开始进入潜伏侵染期时,宜选用保护性杀菌剂加强预防,同时结合生物、物理防控措施,如悬挂粘虫板、释放扑食螨、使用性诱芯控制害虫。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措施包括选择耐病品种、种植中或晚熟品种、茬口轮作、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管理等。化学防治则是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1-2次。
冬季需认真做好清园工作,清除落叶、杂草,刮除翘皮。适时夏剪,剪除病枝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合理修剪,防止树冠交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科学施肥,少施氮肥,防止徒长。避免在低洼地建设桃园。冬剪时要彻底剪除病枝,降低果园湿度。栽种桃树或育苗时忌重茬。
具体病虫害防治措施如下:
1.细菌性穿孔病:定期修剪桃树病梢和烂叶。
2.疮痂病:对桃树和水稀释喷洒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炭疽病: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摘除病果。
4.流胶病:先刮除桃树流下的胶体,再涂抹生石灰粉,两天后喷洒多菌灵。
5.蚜虫:以虫治虫,在病树上放置蚜虫天敌,如草蛉、瓢虫等。
夏季修剪应适时适度进行,以改善树体结构、利于通风透光,为花芽分化创造良好果园环境。清洁果园时,及时摘除树上、地上的病果、病叶、落果、烂果,以减少病源、虫源。
虫害防治方面,针对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潜叶蛾等鳞翅目害虫,需加强预测预报。一旦发现成虫数量明显增加,在每代成虫盛期7日内可选用甲维盐、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病害防治方面,细菌性穿孔病可选用氯溴异氰尿酸、中生菌素、梧宁霉素、噻唑锌、噻霉铜等药剂交替使用。对于枝枯病,发病较重的桃园需重视桃果采收用药防治,推荐使用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等杀菌剂复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