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疫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2025-03-06 16:53

对以节节麦、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3%甲基二磺隆悬浮剂每亩20-30毫升,国外的有世玛、阔世玛防治节节麦效果也不错。病菌在种子内和随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通过风雨、昆虫、人畜等传播,从气孔侵入。高温、高湿、大雾、结露容易发病,夏秋天气闷热,连续阴雨、雨后骤晴等病情发展迅速。管理粗放、偏施氮肥,大水漫灌、杂草丛生、虫害严重、植株长势差等,均适宜病害的发生。发病规律:该病害主要在每年12月至第二年的2月份,低温阴雨时发生,病原菌主要在土壤中存活,条件适合时通过孢囊孢子和游动孢子或菌丝体直接萌发,侵染瓜菜,通过流水或土壤进行传播。1、温度和湿度是疫病发病的主导因子,当气温在25~28℃,连阴雨或雨后转晴,湿度高,易发病。2、豆角栽植地地势低洼或土壤潮湿、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3、豆角施用氮肥过多容易发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