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煤斑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2025-03-05 10:54

发生规律:病原萌发的温度范围0~30℃,以10~20℃最快。空气相对湿度100%和有自由水存时有利于萌发。植株生长不良,阴雨潮湿多露天气及生长后期发病重。病菌以病残体上的休眠菌丝及分生孢子在干燥的地方越冬或越夏,播种时随肥料进入田间成为初侵染源,也可在高海拔地区田间生长的大蒜植株上越夏,随风传播,孢子萌发从寄主气孔侵入,在维管束周围定殖扩展。大蒜煤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苍白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形成以长轴平行于叶脉的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中央枯黄色,边缘红褐色,外围黄色,并迅速向叶片两端扩展,尤以向叶尖方向扩展的速度最快,致叶尖扭曲枯死。病斑中央深橄榄色,湿度大时呈绒毛状,干燥时呈粉状。病情严重时全株枯死。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葱枝孢。从苗期到鳞茎膨大期均可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或阴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后期更易发病并较严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煤斑病的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肥料也可带苗第二年以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分生孢子在田间可随气流传播,由气孔侵入。病害潜育期较短,条件适宜时发展迅速。在3~4月份发病重,大蒜植株生长衰弱时皮病也会加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