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黑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是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外越冬或越夏,种子带菌率60%,带菌种子造成种子腐烂和死苗。北方主要靠病残体上的菌丝和孢子进行初侵染,产生大量孢子,产孢持续80多天,孢子由下部叶向上扩展至上位叶、花序及角果。本病流行与品种、气候和栽培条件关系密切。除种子外,病菌可在病残体上越夏,病残体上产孢时间可延续150多天,该病在南方周年均可发生,辗转为害,无明显越冬期。病原以菌丝或孢子在病残株和种子内外越夏或越冬。越夏、越冬后的菌丝,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形成分生孢子,随风传播引起初次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造成种子腐烂和死苗。病株上新生的分生孢子,可随风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农村致富助力三农。良种种植: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同时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土壤消毒:播种前,使用药物对土壤进行消毒。调节播种时间:根据以往的病虫害发生时间,合理调整。油菜黑斑病主要传播途径是: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外越冬或越夏,种子带菌率60%,带菌种子造成种子腐烂和死苗。其次是病残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