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软腐病的发生与棉铃虫、烟青虫的消长关系密切,钻蛀性害虫严重的地方,辣椒软腐病也较重。该病在7-9月闷热多雨、高温高湿时最易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过度密植、氮肥过多、通风不良、管理粗放、伤口多、大棚滴水处以及贮运期间温湿度高均利于发病。辣椒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随雨水、灌溉水在田间传播,成为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病菌通过蛀果害虫继续传播,由果实伤口侵入,导致病害流行。管理粗放、低洼潮湿地块发病重,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加重软腐病的发生。病原细菌随病残余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溅从伤口处侵入发病,种子也可带菌。田间传播大多是病菌附着在烟青虫、棉铃虫等幼虫的口器和体表,在为害果实时随之侵染发病。此外,病原细菌借风雨从机械伤口、日烧伤口等处侵入。辣椒软腐病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或雨水飞溅,通过辣椒果实伤口进行传播。果实上的伤口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农民在田间进行农事操作时,果实受到机械损伤;二是辣椒果实受到害虫的钻蛀啃食,从而产生伤口。